兵临城下 发表于 2016-4-20 10:22:34

制造企业工作标准化的一般步骤

制造企业工作标准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制定生产活动基本的标准

所谓标准的设定是以稳定、高效地进行生产为前提条件而制定出来的,标准的对象不仅仅是操作,也包括为了进行这项操作而必备的条件(质量核查、设备条件、库存等)以及工作方法。
工作的标准化主要有以下内容:业务运行的标准化;设备管理标准化;操作的标准化;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其他的标准化。

2、使制定的标准得到完全遵守的维护管理活动

所谓标准,即使制定了,如果不遵守也只是纸上谈兵,与没有制定如出一辙。而且即使改革过的标准化,如果不遵守,其改革也不会产生效果。监督者在充分说明让操作者能理解遵守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还有必要有计划地观察操作情况,为了标准化作业能准确地实施,对其进行反复的指导与训练。
另外,监督者针对标准的难以操作、或不能遵守的方面,积极地听取操作者的意见,如果他们对设备及零件感觉有什么不妥或异常,监督者有义务让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让操作者遵守已制定的标准是谋求提高生产活动水平所必不可少的。为此,确定操作观察的管理项目,并按时追踪项目的进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3、问题的表面化及反馈活动

通过观察人•物•设备的操作情况,让与制定了的标准相违背的异常现象表面化,让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影响操作及质量的问题以及造成设备故障等现象的浪费、不稳定、无理操作的问题更加明显,再根据这些情况确定必须由谁来采取对策,合理地分担各项任务。况且,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可立即实施改善措施,而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反馈给其它部门,请求其采取对策。
关于反馈的做法,除了采用QC手法、IE手法、PM分析法进行分析之外,留意其它部门及员工所提出的一些数据也是很重要的。

4、为进行更加高效地生产所做的改革活动

标准是已产生的规则,但并不是一旦决定就不可更改的。让标准处于一种首先制定后遵守,继而修改提高的良性循环状态中是很重要的。
现状的标准即使在目前是最好的方法,也不是永久的最好方法。作为企业来说为了持续生存下去,降低原价及提高质量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现场的监督者来说改善这项活动始终应摆在重要工作的位置上。标准,经过改革就意味着会变得更好。用改革、标准化来进行维护管理,随着改革活动的不断深入,产品制造工作也会一步步接近应有的模式。

无论接受教育训练的是谁,只要在任何时候都按照标准工作,都同样可以获得安全、等速、不混乱的效果。因此,如果能彻底的依照标准工作,只有在不能按照标准化工作的时候才会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就将很容易发现问题。另外对每个不同的工作方法加以研究后,将其中最好的方法设定为标准,这样技能、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目标水平将更加明确,以达到有组织地改善标准化的目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制造企业工作标准化的一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