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质量人都说,遇到过这四个问题...
表现一:地位低,没有话语权每个企业因情况不同,质量经理人在企业所处的设置也不尽相同、称谓也不相同。有的企业叫产品质量保证部,有的叫质检部,有的根本没有设立这样的部门,直接归生产部管理。按此划分的质量经理人,有的直接向总经理汇报工作,有的向生产部部长汇报工作。
有的企业,质检部归生产部负责,也就是权利大不过生产部负责人;有的企业为外向型企业,“质量检验部”直接由总经理管理。该部门负责人与“生产部”、“产品开发部”、“财务部”、“销售部”等部门负责人属平级。也就说明该部门负责人对其他部门负责人不能下发命令。如果提出质量问题,必须向总经理汇报,通过总经理再向其他部门下达指令。且不讲工作效率问题,如果遇到销售部提出紧急供货需求时,总经理势必要求生产部尽快完成任务,一旦加快完成任务,易出现质量瑕疵,质检部经理能要求生产部停产吗?肯定不可以。如果再向总经理汇报,总经理会怎么决策呢?
那么,质量经理人应在企业里有什么样的话语权呢?有专家提出:质量经理人必须有否决权。当企业中遇到任何可能出现质量隐患的情况,质量经理人应有马上制止的权力。如果这样,质量部门的权力应凌驾于其他部门之上,即使平等职位,应具有一票否决权。这样,质量负责人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
表现二:责任大,薪酬却不高
一些公司口头重视质量,却常常“口惠而实不至”。工资待遇更低。结果是质量人被戴上了高帽子,处境尴尬。有网友表示:领导对于质量理解度不高,一旦产品出现异常,就判定品质部的责任。因此,品质部在公司处于尴尬的位置。
同样也有质量网友:质量部仍然是差错的主要责任承担部门。
出现质量问题,一定是质量部门的责任,这是一般人的惯性思维,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出现质量问题,质量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否应承担全部责任呢?采购回来的原料是否合格?生产流程是否无懈可机?运输过程是否安全?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然而,在为公司质量与信誉承担最大责任的同时,他们的薪资待遇怎样呢?据相关质量人调查分析来看,大部分质量人工资收入达不到白领最低标准。享受较低的待遇,却要承担企业中层以上应该承担的责任,显然有些不对等。
表现三:缺乏职业技能,整体素养不高
企业中的质量人团队是怎么构成的呢?从目前接触到的企业实际情况来看,重视质量管理的企业,多将生产、研发部门的人调到质量部,或由产品检测人员来负责;而除此之外,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中的质量部门则由闲散人员组成,或者是无法安排下岗的人员便划转过去。这些人大部分学历较低,责任性较差。即不能生产,也不懂研发。因为对质量管理没有认识,根本谈不到质量管理的方法。他们的整体素养不容乐观。
的确,在我国教育领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设立专门的质量教学课程,当然更谈不上质量专业教育。也就是说,质量人中,根本没有质量管理科班毕业一说。很多质量人是半路“出家”。现有的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理念,如六西格玛、SPC、Minitab、零缺陷等都是泊来品。国外的质量管理科学研究,则比我们领先至少半个世纪。
表现四:实现自我价值难,稳定性差
在质量人论坛上,我们看到一个很重要的字眼,就是“自我价值实现”。人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希望有成就感。然而作为质量经理人,实现自我价值比较难。
为什么?
质量人的价值难以衡量,成果难以展示。很多人认为质量人应做的是把好产品质量关。如果产品不出问题,是应该的。一旦出现问题,就认为质量人没有做好。这个职能不像销售、研发人员,可以从量上、成果上看得见、摸得着,展示成绩比较容易。质量人的业绩不容易体现。
质量人的职能业绩经常被抹杀。销售人员如果取得良好的业绩,会得到鲜花和奖金;研发人员的成果在实际生产中得以实践;而质量人取得成果很可能与会其他部门的业绩相冲突,关键时候还要牺牲“成果”,让其他部门业绩更漂亮。
一位网友说:企业领导者很重视质量,但在发货及成本面前,难免要牺牲一点质量了,而自己只能感到无奈。
也许不愿意一次一次的面对“无奈”,一位从业质量工作10年的网友说:质量好做也不好做,好做的是在外资公司,因为人员的整体素质较高,对于品质管理的思想已取得一致认识。但对于内地民营企业,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品质管理的知识、系统在这里不存在。所以说做好品质不在于别的,根本的原因是国人的素质,社会的大环境。而依目前的质量管理形势,中国的企业不知何时才能与世界接轨,路太远了。激情已泯灭,转行有必要。我不想做一个拓荒者,计划抓住机会转行、创业,现在中国的经济形式一片大好。
人才流动很正常,但这种“无奈”的流动,希望不要有过多。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作为企业质量控制的关键人群——质量管理人,他们在企业中的地位、贡献和成就如何,是反映一个企业乃至一个社会整体质量意识的重要指标。
页:
[1]